2017/08/12

再生循環

346次


用電產生的蛋白質可以緩解世界的飢餓

【2017/07/19 Science Daily】
芬蘭拉彭蘭塔理工大學(LUT)和VTT技術研究中心共同研究一批使用電和二氧化碳所產生的單細胞蛋白質。以此方式生產的蛋白質可進一步的發展作為食物和動物飼料。蛋白質可用任何再生能源產生,例如:太陽能。實際上,所有的原料都可以從空氣中獲得。在未來,此技術可運用到沙漠或是面臨飢荒的地區。VTT首席科學家Juha-Pekka Pitk?nen表示,可能選用家用反應器,消費者可使用這種家庭電器來生產所需的蛋白質。除了食物,研究員正在開發用來作為動物飼料的蛋白質。用電生產蛋白質可作為飼料替代品,進而使原本種植用的土地用來做別的利用,例如:林業。芬蘭拉彭蘭塔理工大學的Jero Ahola教授表示:「與傳統農業相比,目前正在開發生產的方式,不需要適合的溫度、濕度或特定的土壤類型等農業條件。使我們可以使用完全自動化生產動物所需飼料並建在農場的運輸設備上。此方法不需要有毒物質控制。在封閉的過程中只使用所需的肥料類養分。這使我們能避免任何環境的影響,例如:徑流進入水系統或是形成強大的溫室氣體。」
十倍效能
根據研究人員估計,從電力創造食物的過程中比傳統光合作用種植大豆或其他產品,其效能高出近10倍。為了使產品具有競爭力,生產過程必須更加高效。目前,使用實驗室設備約咖啡杯大小,生產一克蛋白質需兩週左右的時間。目前重點是開發技術:反應器概念、技術、效率提升和控管過程。該控管過程涉及可再生能源的調整和建立模組,使微生物盡可能的增長。
50%蛋白質
Pitk?nen解釋:「從長遠角度來看,用電所生產的蛋白質是用於烹飪和產品之原料。混合物非常營養,含有超過50%的蛋白質、25%碳水化合物,其餘是脂肪和核酸。最終可通過使用生物修飾改變來達到產品一致性。」此項目的目標是開發完全可再生和無排放的能源系統。由芬蘭科學院資助,運行四年。《產業發展中心 王曼瑩摘譯》

給個評分吧!
( 0 星 , 0 人次 )
熱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