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解析

關 鍵 字:

刊登日期:

領域類別:

熱搜關鍵字:

庫拉索蘆薈(Aloebarbadensis),俗稱蘆薈,數千年來一直被用於治療皮膚疾病、促進消化健康和治癒傷口。然而,儘管蘆薈凝膠的需求量很大,但蘆薈皮卻被當作廢物扔掉。美國德州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果皮是天然殺蟲劑。在果皮萃取物中發現了幾種生物活性化合物可作為天然無毒的殺蟲劑。 因蘆薈皮被視為農業廢物,全球每年可能有數百萬噸蘆薈皮被丟棄,主要用於製造生物質,有助於改善蘆薈農場的土壤質量。但這種方法的主要缺點是腐爛的農業廢物...

蟲蟲變塑膠循環再利用

2023/09/04

ScienceDaily
20年來,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的研究團隊致力於開發從食品、燃料、建築和運輸回收的資源中轉化天然物(例如從甘蔗或樹木中提取的葡萄糖)變成可降解、可消化的聚合物,發現黑水虻養殖所留下的廢棄物具有再利用的潛力。 黑水虻的幼蟲含有許多蛋白質和其他營養化合物,因此,飼養蛆蟲及處理廢物並作為動物飼料的場所愈來愈多,是一個不斷在擴大的產業。成蟲在繁殖期結束後死亡即被丟棄,這些成蟲屍體仍然是可利用的資材。甲殼素是黑...

小菌根 大碳庫

2023/08/28

sciencedirect
4.5億年來,經由菌根為植物提供生長所必需的土壤養分,哺育陸地生命。近年來,科學家發現,除了與幾乎所有的陸地植物形成共生關係外,這些真菌還是將碳輸送到土壤生態系統的重要管道。但瞭解和保護這些真菌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聯合國糧農組織警告說,到2050年,90%的土壤可能會退化,但真菌被排除在大多數保護和環境政策之外。如果沒有土壤提供的肥力和結構,自然植物和農作物的生產力都會迅速下降。 由於70%~90%的陸地植物與...

計算氨生產的新方法

2023/08/18

ScienceDaily
氨是供應全球糧食生產使用的化肥需要的主要原料成分,也是全球主要溫室氣體排放和化石燃料使用的重要成分。最近,美國能源部(DepartmentofEnergy's,DOE)的Argonne科學家模擬利用低碳、環保的方法來計算生產氨的成本。 氨主要是藉由天然氣的重整過程中產生,過程會導致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大氣排放,最終目標是使用可再生能源或核能與清潔氫生產來氨。研究團隊使用該實驗室針對溫室氣體、管制排放和技術能源使用(Greenhousegases,R...
不同於陸上飼養牛羊,飼養鮭魚的死亡率最高可達26%,養蝦的死亡率甚至高達50%,如何在飼養過程中發現異狀及時反應調整關乎養殖獲益以及降低風險。德國的Oceanloop是著名的室內清水養蝦公司,MonitorShrimp項目由阿爾弗雷德韋格納研究所、亥姆霍茲極地和海洋研究中心(AWI)帶領,和該公司的水處理系統專家SanderHolding合作,由研究人員和工程師組成的團隊,開發視覺化計算的系統,以用於計算蝦的數量並測量其長度,不但提高存活率連帶影響飼料利用率,即使在高密度放養和混...
熱解法製生物炭是一種在低氧環境中進行的有機材料加熱過程,生物炭是一種含高碳的材料,可成為幫助農業緩解氣候變化的重要工具。長期以來做為農作物生產的土壤改良劑或碳封存劑。近年來,由於其獨特的物理結構以及各種農業和環境效益,生物炭從大氣中去除大量溫室氣體的潛力被重新評估及重視。 農民種植作物會施用化肥或生物肥,並使用不同類型的機械來耕耘土壤,過程中產生溫室氣體生並釋放到大氣中。若農民能廣泛應用這項...
為減少氣候排放,因而現今對生物燃料的需求大增。然而,根據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的研究顯示,目前全球土地監管狀況無法有效控制對生物燃料大量需求。並且,未將能源植物的種植嚴格限定僅能在邊際或廢棄的土地上,這可能會導致糧食生產轉移,農地受侵害影響自然土地用途,恐導致沒有或缺乏土地監管的地區,因砍伐森林所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排放。 增加使用生物質能源的間接影響對政策制定者來說是一個挑戰,因為糧食和生物質...
甲烷的碳―氫共架鍵結能量非常強,甲烷營養細菌又稱甲烷加氧菌Methanotrophs或methanophiles嗜甲烷菌,每年可消耗約3000萬噸甲烷。並因其可將溫室氣體轉化為可用燃料的天然能力而吸引了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團隊發現了能將甲烷為生質燃料的生物酵素,一種稱為顆粒甲烷單加氧酵素(particulatemethanemonooxygenase,pMMO),這種酵素具可將甲烷氣體轉化為甲醇的生物反應關鍵結構。因為是一種膜蛋白會嵌入細菌的細胞膜中,是一種特別難以研究的膜蛋白。 因此,專家使用逆向操作,運用細菌脂...
自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經濟活動創造了科技的發展,但也在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過程中製造了大量的碳排,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IPCC)於2007年在針對氣候模擬的研究報告中下了這樣的結論:「過去半個世紀的全球暖化,極可能是人造溫室氣體增加所導致的。」。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數據,化石燃料排放的CO2是導致氣候變化的主要因素。伴隨全球暖化而來的極端天氣事件,近年不斷升高的發生頻率更證實了極端氣候將成為新常態...
即使在沙漠條件下,一種新研發的水凝膠,為創造有效、可持續的方法來解決水資源短缺的重要問題打開了大門,而且比過去的研發材料能在空氣中吸收更多的水分。 氣候變遷增加了全球人類活動水和能源供應的負擔,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資料,世界上近三分之二的人口,每年至少經歷一個月的嚴重缺水。麻省理工學院團隊在尋找創新的水資源收集材料時,希望能從不同環境中皆能獲取,因而瞄準「吸濕水凝膠」,也就是能收集空氣濕度的...